Shopping Cart

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。

Canva Create 2025 創新功能 – Visual Suite 2.0 / Canva Sheets / Canva Code

Hello 大家好!我是 PPT.note 簡報仙貝 的 Kevin!就在今天台灣時間凌晨 01:00,Canva Create 2025 在美國加州洛杉磯正式登場!現在就讓我帶你一起看看,今年 Canva 又準備帶來了哪些令人振奮的新功能與未來 Canva AI 數位工具應用的趨勢吧!

Canva 在官方社群中蒐集超過 1,000,000 個願望,根據使用者們的回饋與痛點開發功能,也進一步造就了這場公司創立以來最大的產品發表會。

為什麼從 2012 年創立且非常低調的 Canva 能逐步佔據大家的生活?因為 Canva 一直都不是單向推出公司喜歡的產品,而是以社群願望為產品開發的起點,真正地聽見使用者及市場需求的聲音。

當今的工作型態正快速演變,無論是 AI 技術的崛起,還是跨部門協作需求的增加,都讓職場充滿挑戰。老師、創作者、行銷人、小老闆……每一種職業都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,被迫應對越來越高的標準與期望。

在這場轉型的浪潮中,Canva 希望能成為大家導航者與堅實後盾,協助所有人更輕鬆地駕馭變化、放大自身的創意與效率。

Canva 已成為全球超過 2.3 億人創作的 AI 數位工具,每月誕生超過 10 億份設計、平均每秒產出超過 370 件作品,讓大家的創意真正地掌握在自己手上。

無需具備專業背景都能掌握多種工作場景(不僅限於設計、行銷、程式語言等)。無論是打造漂亮的內容、有效團隊溝通、簡化日常工作流程等,目標讓 Canva 變成人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AI 數位工具。

你在使用 Canva 時有遇過這樣的情境嗎?每次修改一個提案簡報、找一張社群圖、更新網站封面,都得跳來跳去、檔案爆炸、改錯版本…

不用擔心!Canva 在 2025 年即將推出全新的 Visual Suite 2.0,直接整合大家習慣使用的場景!想像一下,你將可以在同個 Canva 檔案裡做:

內容梳理:加上文案、品牌故事、專案簡介。
主視覺設計:建立整體視覺風格與通用素材。
社群貼文:同時準備 IG、FB、LINE 圖文。
簡報製作:統一風格的提案或教學簡報。
網站建置:所有內容統一發佈到網站上。
協作與版本管理:不再被過多檔案及版本困擾。

Canva Sheets 是 Canva 為 AI 時代打造的全新內容製作工具,更是結合數據蒐集、資料分析、多語言轉換、大量修圖、數據轉換成設計的整合型創作應用。

智能圖表:根據數據資料直接產出對應圖表。
即時翻譯:將蒐集的資料翻譯成多語言版本。
圖片與表格整合:簡易更改大量圖片。
大量製作:圖文一鍵帶入簡報、海報、社群貼文。

無論你需要數據分析、跨語系資料、報表及行銷素材製作,Canva Sheets 都能大幅降低時間成本,幫你完成「從數據到視覺設計」的一條龍流程。如果你本身具備數據及資料庫應用的知識,將有機會在 Canva 大展身手!

你有站上台報告,分享著冷冰冰數據,無法傳達重點資訊給底下聽眾的經驗嗎?Canva 讓你從靜態圖表升級為互動型資訊,讓數據能更好地被呈現,成為襯托你舞台效果的最佳武器。

資料故事化:將繁瑣數據秒變簡潔有力的圖表,提升吸睛度與理解力。
互動圖表製作:可建立高互動性的資料圖視覺化及質感動畫。
人人友善:不需要會 Excel 或 BI 工具,也能自由變換圖表類型。

你有在 ChatGPT、Gemini、Grok 上詠唱視覺素材,接著丟到 Canva 上做進一步視覺設計的經驗嗎?這種詠唱的體驗即將整合進 Canva AI 應用,所有的 Canva 工具都等你發號施令——只要你說得出來,就能效率做出來。

是我個人最期待的 Canva 新功能!雖然還不曉得什麼時候能正式上線,但它完全顛覆了過往 Canva 對於「視覺製作」的場景!

✅ 輸入需求即可生成互動素材(如問卷及數據展示功能)。
✅ 完成的互動工具,能夠直接把互動內容嵌入簡報或網站。
✅ 改變「只有會程式的人才能創造互動體驗」的舊觀念。

透過 Canva Code,你將可以使用簡單的程式碼指令!雖然目前看來只能 Canva 自己製作,但搞不好未來能自己寫 Code + 進一步搭配 ChatGPT / Claude 等更擅長 Code 的 AI 工具,實現更好的 Canva x AI 整合工作流!(難道我成立多年的 網站公司 終於能派上用場了嗎😂)

在活動結尾,Canva 展示了在三分鐘內用唱的(?)實現 45 個 Canva 功能願望。這些被實現的功能並沒特別在 Canva Create 中被提到,這邊先用文字列舉的,讓你對於 Canva 想創造的願景有更多想像。

  • 產生圖片背景(不僅去背還能生背景)
  • 編輯照片指定位置(調色調光 etc.)
  • 產生輔助字幕(加快剪輯影片速度)
  • 增加新動畫效果(希望有動畫窗格🥹)
  • 作業園地(可用於管理跟追蹤學生)
  • 演講者備忘稿(根據簡報內容 AI 生成)
  • 任何設計轉網站(有機會變多頁網站)

想了解更多可到 Canva 全新功能 瀏覽已開發跟開發中的功能。

別再將 Canva 限制在做圖工具!即便我們再會做圖,這時代有太多 AI 工具也能產出美美的視覺,單靠技術操作早就不再是 AI 世代的優勢(除非技術超頂尖那種🔥)。

Canva All

跟著 Canva 背後正悄悄構築的未來工作生態系前進,你將有機會帶出更有價值的服務內容及優勢(我目前將這個角色定義為企業 Canva 架構師😂)

打造一站式應用場景:幫自己 / 企業 / 組織從專案內容、品牌主視覺、簡報、社群貼文、影片、網站到互動式報表製作並統整於同一份檔案中。讓人創作更有邏輯、產出更有效率,不需來回切換工具。

跨部門 × 跨地域的高效協作:製作符合組織各流程需求的設計範本,讓不同部門與地點的成員都能簡單套用、共同編輯及優化、維持品牌一致性,大幅提升團隊執行效率與品質控管。

讓知識傳遞更簡單具體:透過 Canva 製作結構化的簡報教材、圖像化電子書或操作指南,幫助成員快速理解範本的應用邏輯與品牌知識,打造真正可複製的內容生產流程。


如果是公司決策層,除了日常習慣使用的 Microsoft 365 以及 Google 生態系,不妨也花點心思探索 Canva 在商務應用上的潛力。

Canva 2.0

➡️ 舉例:Canva 本次發表的 Visual Suite 2.0,能夠在一個檔案裡完成「專案文件 + 專案簡報 + 影片素材 + 社群內容 + 白板腦力激盪 + 活動官網」。

表面上,我們看到的優勢是它能加快組織推進專案的效率,成為企業的一站式創意與專案協作平台。但能延伸思考的是:

📊 便於追蹤:每個專案過程中的執行追蹤及結案時的成果分析。
🔁 持續優化:每次開啟新的專案,都能從前一個專案做更多細節優化。
📚 培訓應用:新進人員能更系統化地上手公司流程,降低人才斷層的風險。

Disney+ 使用 Canva 跨 30 個市場製作在地廣告素材。
FedEx 在 45 國、1400 個團隊日常協作。
DocuSign 年省超過 30 萬美金的設計工時。
Deloitte 藉由 Canva 強化資料說故事的能力。


嘗試擁抱 Canva 進入你的生活當中,這邊隨意舉幾個你未來有機會在 Canva 完成的場景應用:

Canva Enterprise
  • 提案:靈感發想 → AI 生成 → 專業簡報 → 上台提案。
  • 社群:腳本發想 → 影片封面 → 貼文 → 限動 → 分析報表。
  • 課程:製作教材 → 製作銷售頁面 → 招生內容 → 學習歷程追蹤。
  • 創業:品牌定位 → LOGO 與主視覺 → 沿用風格做大量多媒體素材。
Canva Uncharted

Canva 在介紹每個功能時,都一再地強調它將如何讓設計師、創作者、行銷與業務人員以及教師們省下更多雜務時間,回到「真正能夠創造價值」的核心。每個創新都不是為了要消滅某個職業或市場需求,而是成為生活中 / 工作上最優質的數位好夥伴🫶

這也是我個人非常喜歡 Canva 這家公司的原因之一,在對外的宣傳上,都不是以太直觀暴力或販售恐懼的方式在促使大家去註冊使用,而是透過柔性傳達願景的方式與使用者們共同攜手前行💪


期待透過今天的分享,能讓你更深入地瞭解 Canva Create 2025 即將帶來的改變與機會,並啟發你開始思考如何進一步善用這個 AI 數位工具,為你個人或你的組織創造更多可能性!

從今年的 Canva Create 你可以感受到,Canva 正在重新定義生產力與創意的應用!一直在將所有生活 / 商務 / 辦公等場景都開發能實用功能,從原本只有視覺需求的人會使用,到現在開始帶入到各種職業 / 生活場景當中。

Canva End

如果你對 Canva 有任何創新的應用想法或心得,歡迎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帳號。如果沒有偷懶拖稿(?)的話,今年會陸續分享更多 Canva 相關的資訊。若有任何商務 / 培訓的需求,也歡迎透過 簡報仙貝的聯絡表單 與我們聯繫。

本篇文章著作權人:簡報仙貝
未經授權,請勿任意轉載

 簡報仙貝是誰?

Pptnote 0524 3
Follow Us On Instagram ▶️ 簡報仙貝

哈囉你好!我們是 PPT.note 簡報仙貝,由兩位對 PPT、Keynote、Excel 及 Canva 等軟體感興趣的夥伴共同經營,我們在 2021 年正式成立,目前在 Instagram 上有 11 萬粉絲與我們共同學習,我們將會於網站及社群上,繼續分享更多簡報技巧及實用的辦公軟體知識!